张伯驹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收藏家之一。他是直隶总督张镇芳的儿子,同时也是袁世凯的表侄。与溥仪的堂弟溥侗、张学良、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并肩,被誉为“民国四公子”。张伯驹自幼家境优渥,且深深热爱收藏,尤其是对古董、书画和文物情有独钟,为了获得这些珍品,他曾不惜倾尽所有。
新中国成立后,张伯驹决定将自己收藏的所有珍贵文物与书画捐献给国家。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,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。有人形容他的贡献说:“半个故宫都是他捐献的”,这无疑是对张伯驹的高度赞扬。他曾明确表示:“这些文物是中国的,是见证中华文明辉煌历程的瑰宝,无论如何,不能让它们流失到国外。”张伯驹为这份坚守付出了巨大代价。比如,他曾为了获得一幅“破纸”画作,卖掉家产,甚至付出了22根金条,连李莲英的豪宅也不惜变卖。
展开剩余85%短命王朝的珍宝
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朝代,但却培养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杰出人物——展子虔。展子虔唯一流传至今的山水画《游春图》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。这幅画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崛起与成熟,是山水画创作模式的开创之作。画面中展现了春日的明媚景象,人物或乘船、或骑马、或步行,徜徉在山水之间。桃花盛开,柳树青翠,山脉如黛,溪水潺潺,景色如诗如画。这幅画长约43厘米,宽约80.5厘米,画面上还有宋徽宗亲笔题写的“展子虔游春图”字样。
《游春图》不仅在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,也一直是许多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追逐的目标。
《游春图》的流传
《游春图》早在宋朝就受到了艺术圈的重视,宋徽宗便因其卓越的艺术价值亲自题字。元朝时期,它被赐给了鲁国大长公主,到了明清两代,又成为了皇家收藏品。作为末代皇帝,溥仪自幼便深知皇家收藏艺术品的重要性,且《游春图》一直在他身边,成了他珍爱的宝物。
1924年,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,溥仪带着众多珍贵书画离开了故宫,其中就包括《游春图》。溥仪将这些藏品携带到了天津,再后来辗转到了东北的长春。1945年8月,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,溥仪被苏军俘虏,而他所收藏的许多宝贵文物也在此期间流落民间。《游春图》便在这次动荡中失踪。
《游春图》再现
在北京琉璃厂,有着众多眼光独到的古董商,他们拥有一种像鹰隼般锐利的眼力,随时准备从市场上发掘稀世珍宝。听闻东北长春有溥仪遗留的大量珍贵书画,这些商人便开始前往“淘宝”。其中,古董商集团的头目马霁川带领团队前往长春,并在当地的古董店中找到了《游春图》。
马霁川的手下穆幡忱,虽非书画专家,但凭借在琉璃厂的经验,他识别出了这幅画的潜在价值。穆幡忱以“这幅画是假货”哄骗店老板,最终以不到半价的价格购买了《游春图》。将画交给马霁川后,马霁川的眼珠几乎掉了下来,他知道这将是一次丰厚的投资,极可能赚得盆满钵满。
张伯驹倾尽所有,拿出22根金条
得知《游春图》即将进入市场后,张伯驹急忙行动起来。得知马霁川计划将《游春图》卖到国外,他心中焦虑万分,因为一件国宝流失到海外对于他而言是无法接受的。张伯驹心中有个痛,早在之前,唐代名画《照夜白图》就曾被外商购得,转手卖到了英国,而后又流入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,这让他痛心不已。因此,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,保护《游春图》,让它留在中国。
张伯驹首先尝试与故宫博物院合作,但故宫博物院当时财政有限,无法支付所需的高昂费用。他知道,如果《游春图》流失到国外,中国的文化遗产将蒙受巨大的损失。经过几番周折,张伯驹与马霁川达成交易,最终以22根金条的价格成交。为了筹集这笔巨款,张伯驹几乎倾尽了家产。他甚至将李莲英的豪宅卖掉,将所得的美元兑换成金条,终于凑齐了22根金条。
然而,商人马霁川还是提出了新的要求,要求增加金条的成色,张伯驹再次陷入困境。为了达成交易,张伯驹的妻子潘素也决定出售自己珍爱的首饰,凑足了剩下的6根金条。最终,张伯驹成功购买了《游春图》,为它找到了一个能保存它的地方——他的书房,并取名为“游春园”。
永恒的《游春图》与张伯驹
张伯驹终于如愿以偿地将《游春图》收入囊中,这幅画成为了他一生中最珍贵的收藏之一。即便是画坛巨匠张大千也曾欲高价购买这幅画,但得知它已经属于张伯驹后,张大千也由衷地表示遗憾和释然。对张伯驹而言,国宝不应流失海外,只要它留在中国人手中,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最大贡献。
新中国成立后,张伯驹深感时代的变迁,他决定将自己的收藏捐献给故宫博物院,包括《游春图》在内的13件书画作品均无偿奉献给国家。1956年,文化部举行了盛大的捐献仪式,为张伯驹颁发了奖状和奖金三万元,张伯驹夫妇将这笔奖金转化为公债,继续支援国家建设。
1982年2月,张伯驹因病在北京去世,享年84岁。张伯驹的事迹传为佳话,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无可替代,至今仍让人肃然起敬。《游春图》也将永远留存,并且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,正如张伯驹那句话所说:“这些文物是中国的,它们见证了中国的辉煌历史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睿迎网配资-炒股配资怎么配-正规股票平台排行-股市配资在线登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