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参考教材
《中国哲学史》:郭齐勇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 年版。该书对中国哲学发展脉络梳理清晰,涵盖众多重要哲学家及流派思想,是理解中国哲学的基础读物。
或《新编中国哲学史》(上下册):郭齐勇主编,2004 年出版。内容更为详尽,对各哲学思想的解读深入,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哲学体系。
《西方哲学简史》(修订版):赵敦华著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2 年版。系统阐述西方哲学发展历程,对关键哲学家和哲学思潮阐释精准,是西方哲学史学习的核心书目。
(二)辅助资料
专业辅导笔记:在备考过程中,也花费了很多时间收集信息和资料,市场资料很多,鱼龙混杂,前面买过多次电子资料,都是标题党,实际有用的很少,耽误了不少时间,这里重点推荐淘宝深圳大学考研店铺研学森资料。研学森的真题和答案历年都有,都是完整版,答案标准,质量高,深大喜欢考往年真题,喜欢重复考,因此一份完整的真题和详细的答案特别重要,节省宝贵时间,他们的笔记也是结合教材和大纲整理,知识点系统,笔记具体针对性,是对教材的不错补充,另外网盘会员群还有赠送其它很多电子资料,超级全,因此购买研学森一家资料其实足够了。
展开剩余77%另外其它网课:B 站上赵林、邓晓芒老师的西方哲学史课程,喜马拉雅上的 “哲学 100 问” 有声电台等。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,加深对知识点理解,不同老师讲解能提供新视角,这些网课我也是听往年学姐提及,有时间的同学,可以适当结合听听,不过个人觉得很一般,针对性不强,我是前期复习效率低,8月中旬份直接报名了研学森的辅导班,这个确实比看网课效率高,带着梳理知识考点,教背诵重点,而且能够随时解决很多问题,不懂的内容能够及时给答疑,最后的总结课程和押题效果不错,考试的时候直接考了几个题,最后我也是专业课成绩好像应该是第二还是第三,因此十分推荐这个机构,资料和课程很靠谱。
另外有时间的可以建议也做做其它名校考研真题:如人大等哲学强校真题,这些研学森网盘电子资料有赠送,通过研习这些真题,可了解不同出题风格,拓宽答题思路,发现知识点的不同考查角度。
二、专业课复习时间安排(一)基础阶段(6 - 7 月)
每天每门专业课安排 2 - 3 小时。
阅读教材:将三本参考书(中哲两本、西哲一本)从头到尾详细阅读。阅读时以理解为主,不理解处做标记,同时梳理全书脉络框架。可借助思维导图软件,如 Xmind,将每章主要内容、哲学家及其观点梳理成思维导图,方便宏观把握知识体系。
整理笔记:结合阅读内容,整理基础笔记。笔记不要简单摘抄,而是用自己语言概括重点,如中国哲学各流派代表人物、核心观点、思想传承等;西方哲学中不同时期哲学家主要理论、贡献及局限性等。
(二)强化阶段(8 - 9 月)
每天每门专业课 3 小时左右。
深入理解:再次阅读教材,针对第一遍不理解知识点重点攻克。同时,结合辅助资料,加深理解深度,在教材和资料上可以完善自己的理解和笔记注释。
背诵知识点:开始背诵重要知识点,资料笔记背诵。背诵时采用多种方法,如艾宾浩斯记忆曲线,制定背诵计划,定期复习已背内容;也可通过关键词记忆,串联知识点。
做练习题:利用教材配套习题或研学森的题库资料,进行针对性练习。做题过程中,分析题目考查知识点,总结答题方法和技巧,如简答题答题要点、论述题论述逻辑等。
(三)巩固阶段(10 - 11 月)
每天每门专业课 3 小时左右。
重复背诵:继续背诵知识点,此时背诵速度应加快,可尝试默写关键词或关键句,检验背诵效果。同时,查漏补缺,针对自己薄弱环节加强背诵。
研究真题,尤其近10年真题,这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起来。仔细分析这些真题,看看哪些章节知识点考查频率高,题型分布有什么规律。按年份或知识点分类做真题,模拟考试环境,规定时间内完成,锻炼答题速度和时间分配能力。做完后认真对照配套答案,学习答案的答题思路、论述逻辑和语言表达。
拓展知识:有余力同学可阅读相关学术论文,了解学界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。如在中国哲学中,对儒家、道家思想现代价值研究;西方哲学中,对后现代主义哲学讨论等。将论文中观点和论据适当融入答题,提升答案专业性和深度。
(四)冲刺阶段(12 月 - 考试前)
每天每门专业课 2 - 3 小时。
全力背诵真题:深大真题是冲刺阶段重点,做到看到题目能迅速组织语言答题。同时,关注之前真题中反复出现但自己仍掌握不牢知识点,重点突破。
模拟考试:考前至少进行 2 - 3 次模拟考试(可以留1-2年真题和使用研学森的模拟题),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答题,包括答题纸书写规范等。模拟考试后总结问题,如答题速度慢、知识点遗忘等,及时调整。
保持状态:临近考试,保持良好心态和作息规律。每天适当复习知识点,强化记忆,但避免过度劳累和焦虑,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。
三、复习技巧与注意事项(一)构建知识体系
无论是中国哲学史还是西方哲学史,都要注重构建知识体系。将不同哲学家、哲学流派思想串联起来,理解其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。如中国哲学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、明清实学发展,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演变等。通过构建体系,能更好理解知识点,在答题时也可从宏观角度思考,使答案更具逻辑性和完整性。
(二)重视理解
哲学知识较为抽象,单纯死记硬背效果不佳。要注重理解,如理解西方哲学中康德 “先验哲学”、黑格尔 “辩证法” 等概念内涵,中国哲学中儒家 “仁”“礼” 关系、道家 “道” 的思想等。可通过举例、对比等方法辅助理解,如用生活中道德判断例子理解康德道德哲学;将儒家 “仁” 与墨家 “兼爱” 对比理解两者差异。只有理解透彻,才能在答题时灵活运用知识,阐述自己观点。
(三)关注学术动态
虽然本科阶段对学术动态关注较少,但考研复习中适当关注很有必要。除阅读学术论文外,还可关注哲学领域知名学者社交媒体账号或参加学术讲座(线上讲座也可)。了解学术动态能为答题增添亮点,如在论述题中提及当前学界对某一哲学问题争议或新研究成果,展现自己专业素养和对学科关注。
(四)合理利用资料
资料是辅助复习工具,不能依赖资料而忽视教材。应以教材为核心,资料为补充,整合资料中的精华,如参考其中对某一哲学家思想的总结,再结合教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内容,就能让复习事半功倍。
发布于:广东省睿迎网配资-炒股配资怎么配-正规股票平台排行-股市配资在线登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